近年来,颍泉区通过本土化、优质化的菌种研发,菌菇产业从无到有,由弱变强,目前,颍泉区食用菌种植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,覆盖6个镇(街道),形成了3个规模化、标准化生产基地,构建起层次丰富、活力四射的产业生态系统。
一是菌种研发,打造产业发展高端“芯片”。菌菇产业崛起,高标准菌种研发是其核心竞争力,高质量菌种是其高端“芯片”。菌种研发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,积极牵线搭桥,促成本地龙头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组建食用菌科技特派团,建立深度战略合作。通过本土化、优质化的菌种研发,显著提升了产业附加值。围绕市场价值与本地适应性,研发方向精准锁定实现高价值珍稀菌驯化。如今,羊肚菌、竹荪、松茸等在颍泉区驯化成功,显著提升了产业附加值。目前,颍泉区已有多家大型企业成功应用液体菌种技术,推动了菌包生产周期的缩短和规模化、标准化生产。
二是龙头企业,引领行业规范化发展。龙头企业通过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创新利益联结机制,建设现代化、工厂化生产基地。智能环控大棚和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应用,实现了菌菇生产的标准化和程序化,大幅提升了土地和人工效能。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从菌种、栽培到采收、分级、包装的全流程技术标准,引领行业规范化发展,降低农户入行门槛与市场风险,让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有效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。目前,颍泉区食用菌主要品种有香菇、双孢菇、羊肚菌、木耳等,主要企业有安徽共同体公司、泉跃食用菌公司等11家。
三是三产融合,呈现强劲乘数效应。菌菇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三产融合发展,形成了多层次、活力四射的产业生态系统。大力发展电商直播和社群营销,拓宽了销售渠道,增加了产品的市场覆盖面。探索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为抓手、科技企业双轮驱动、三产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,带动了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的壮大。目前,颍泉区从事菌菇种植的有上万人,户均年增收普遍高于传统作物种植户3—5倍,推动了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