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阳市创新“四化四提”举措

阜阳市农业农村局聚焦涉农领域政务服务难点和堵点,创新“专班化联动、标准化赋能、立体化监管、阳光化服务”举措,实现了“行政效能提速、服务质量提标、监管能力提级、群众满意提升”整体成效,在全省涉农领域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中走在前列,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
一、专班化联动聚合力,实现行政效能提速。建立“1+2+N”跨部门运行机制,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,联合市场监管、城市管理、数据资源、自然资源等部门,成立农资经营店审批和农村宅基地审批两大专班工作组,通过“联席会议+联审联批”机制,破解跨部门协作难题,实现跨部门事项“一表申请、并联办理”。截至5月底,全市共办理农村宅基地审批630件、农资经营店开办审批231件,均居全省首位。

二、标准化赋能优流程,实现服务质量提标。创建“三减一优”标准化服务体系:一是编制《“一件事”办理指南》,实现受理标准、审查要点和操作流程“三统一”。二是建立“首席代表”制度,赋予窗口即办权限。三是开展“三减一优”行动,即减材料,宅基地审批材料由6项压减至2项,农资经营店审批所需材料由41项减少至最多17项;减环节,农资经营店审批由2个部门4个环节合并为1个;减时限,宅基地审批材料办理时限由35个工作日减少至15个工作日以内,审批总时限压缩至原有时长的35%;优流程,推行信用承诺制,对农资经营店审批5项非关键材料实行“容缺受理”。

三、立体化督导强闭环,实现监管能力提级。构建“三单式”闭环监管体系,以问题清单、责任清单、整改清单为抓手,将督导链条嵌入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全流程,实现“交办-整改-反馈”动态管理。创新“穿透式”调研机制,组建“业务骨干+专家+法律顾问”联合调研团队,针对宅基地审批、农资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,建立“问题诊断-分析症结-制度完善”的递进式整改路径,发现问题6个,问题整改率达82%。强化信用监管,制定《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清单》,将农药经营许可等事项纳入信用承诺制,推动监管模式从事后纠正向事前预防转型,为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筑牢风险防控底线。

四、阳光化服务暖民心,实现群众满意提升。打造“1+1+N”阳光服务机制:建立1小时内响应诉求、1个工作日内办结常规问题、N个专班攻坚疑难问题的机制,设置审前服务专窗,实行“首问负责+兜底办理”。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5件,满意率100%。创新开展“政务服务体验官”活动,通过“换位体验”收集优化建议26条,推动3项服务精准优化。坚持审批全流程公开透明,实时公示办理进度,提高群众办事知晓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