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阳“零彩礼”婚礼,给彩礼“降降温”

彩礼是中国婚礼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然而,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有些地方的彩礼逐渐演变成了以金钱为主的“天价彩礼”,继而形成攀比之风,逐年高涨,“热度”不减。

笔者认为,阜阳此次举行的首届“零彩礼”集体婚礼,对弘扬健康、节约、文明的婚嫁新风,推动文明新风建设,让彩礼“降温”有重要意义。

彩礼“降温”,既是得民心、顺民意的“惠民工程”,也是为群众办实事、办好事的“减负工程”。推进文明乡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任务,因此,要在尊重民族和区域风俗习惯的前提条件下,深入研究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形成原因,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,加大传统婚礼习俗宣传。同时,在“村规民约”上针对突出问题建立抵制和约束性内容。
给彩礼“降温”既要因地制宜、不搞“一 刀切”,也不能得过且过、走过场做虚功。

一方面,要把治理陋习与转变观念结合起来,不提不切合实际的治理目标和要求,不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。尤其是要因地制宜,细化治理事项,排好整治计划,雷厉风行推进整改举措,让专项治理有的放矢,让治理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;另一方面,要从群众“愿接受、易实施、能见效”的问题入手,拿出“绣花针”功夫,找准“落针点”、练好“技术活”、织细“干群网”,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,让基层治理工作既有“面子”又有“里子”。

给彩礼“降温”既不能停留在“纸上”,也不能停留在“嘴上”,还需要做起来。正如阜阳举行首届“零彩礼”集体婚礼那样,以“试点先行、典型引路,先易后难、循序渐进,以点带面、全面覆盖”的“头雁效应”,或“以点丰富面、以面支撑点”的“磁场效应”,努力营造出“学先进、赶先进、当表率”的社会浓厚氛围。选树一批家庭典型,为破解高价彩礼“鸣锣开道”。

来源:阜阳颍州晚报